相比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行业能够率先实现盈利,这是因为在盈利模式上,共享充电宝行业具有一定的优势,即具有更低的生产成本和运营成本,而且在后期人工、维护和折旧上,相比共享单车都具有更低的成本优势。
但同时也要注意到,虽然共享充电头部企业实现了盈利,但基本都是微利,而如何把企业进一步做大其实非常的难。
首先行业低门槛导致竞争激烈,内耗较大。可以说,共享充电宝的入局门槛要比共享单车的还要低,这本质上几乎没有什么明显的技术门槛和政策门槛,甚至资金门槛也很低,只要有钱烧得起,任何玩家都可以入局。这天然决定了这个行业的净利润天花板一定不会高,因为如果一旦有大钱可赚,一定会有更多的新玩家入局抢食蛋糕。在资本的助推之下,让这个行业必然时刻处于竞争格局当中。这种的激烈竞争博弈只会让整个行业的毛利率越来越少,最终净利润率平衡点不可能会太高,甚至可能比普通便利店还低。
其次,属于技术过渡期需求,技术淘汰风险不可忽视。目前的共享充电之所以还在流行,很大部分的原因是目前消费电子设备的电池容量及充电技术还未能跟上需求,存在一定的技术制约,但相关的充电技术一直有更新迭代,如实验室中极短时间内充满电的技术早就有,只是还未到普及阶段。这些不断进步的充电技术,对共享充电宝来说意味着降维打击。
如目前已经逐渐流行起来的无线充电,如果能在未来能解决大距离无线充电问题,使得未来给消费电子产品充电如同连接wifi那样简单,那么届时共享充电宝很可能从此变成鸡肋。
即时是目前,随着手机充电技术和待机时间变得越来越成熟,超级闪充技术已然成为手机的标配,甚至有手机厂商打出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的广告语,手机缺电似乎变得越来越难了,让共享充电宝的使用频次和使用时间将大大降低。
总之,共享充电宝作为共享经济的产物之一,在4G时代手机依赖度上升但续航不足的需求背景下迎来大爆发,并在资本的狂热追捧下开启野蛮生长。目前,虽然头部企业实现了盈利,在整个共享经济中算是走在前列,但同时也要注意到其中面临的激烈竞争,甚至随着手机电池的升级而被颠覆的风险。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共享充电宝相关信息,可以留言讨论!
未来,对多数共享充电宝企业来说,必须沉下心来,进行更精细化运营,如利用大数据实现更优的场景布局,在强化一、二线市场挖掘纵深外,更多要加速向三、四线市场下沉,同时借由共享充电产品衍生更多的盈利模式,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持续生存。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杭州便民网看到的,谢谢!